原标题:
今天,2023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。CCTV《经典咏流传》用美好的诗句送给全力冲刺的高考学子,为他们加油打气。
“青春登甲科,动地闻香名”
(唐·岑参《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,因寄王大昌龄》)
人生不一定是“赛场”
但却是历练自己的“考场”
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”
(唐·颜真卿《劝学》)
勤奋刻苦,是通往考场的基石
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
(宋·苏轼《稼说送张琥》)
专注求索,是走进考场的底气
“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”
(三国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)
志向坚定,是面对考场的从容
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
(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)
那是赢得考场的欣喜
“诗成笑傲凌沧洲”
(唐·李白《江上吟》)
祝愿所有学子
在大好青春里努力学习 认真思考
交出最满意的答卷
6月4日晚八点档,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音乐文化节目《经典咏流传·正青春》最新一期在央视一套播出。虽然古人和今人隔着悠悠千载,但在“考试”这件事上,却具有穿越时空的共鸣感。借助那些流传千年的诗词,《经典咏流传·正青春》最新一期节目为每一位即将奔赴考场的青年,送出美好的期待和深深的祝福。
“鹏北海,凤朝阳。又携书剑路茫茫。”《鹧鸪天·送廓之秋试》是辛弃疾送给门生范开的一首赠别词。鹿先森乐队将民谣和摇滚曲风进行混搭,用一首《鹧鸪天》送给每一位心怀梦想,志在四方的青春少年。
唐代诗人王贞白在《白鹿洞二首·其一》中,描写了自己的读书生活,并写下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这样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,以此劝勉世人珍惜光阴,不负韶华。庞龙携手浙江音乐学院的两名学生万羽翼和吴泽共同演绎《光阴寸金》,以情景式演唱娓娓道来珍惜时光的重要性。
惜时诗篇中,汉乐府的《长歌行》也是不得不提的传世佳作,被认为是汉代版的“青春赞歌”。此诗以“托物起兴”的写法,通过朝露、葵菜、百川等自然景物描写,奉劝人们珍惜时光,大有作为。五声潮音乐团用传统民乐演绎诗篇,借助二胡、笛子、古筝等乐器弹奏,在融合碰撞中让民乐更加流行。
人人都爱少年时,有一位诗人因诗歌主张“少年”备受后人赞誉,他就是世称“随园先生”的清朝诗人袁枚。袁枚在《湖上杂诗》一诗中,通过刻画唯美春景和踏青闲情,让人情不自禁地体味到青春的可爱。莫华伦与北京市少年宫合唱团的小朋友们结合诗词内容,在一唱一和中带来一首洋溢着少年气息的青春之歌,深深感染到现场观众。
青年李白胸中满怀理想与抱负,对未来充满期待,在出蜀漫游途中,他大笔一挥,激情写下《渡荆门送别》。王晰和霍元圆在男女对唱中纵情展现音域差带来的反差美,当沉稳的男低音搭配高亢的女高音,人们眼前顿时浮现出雄浑壮阔的大山,还有清澈干净的流水,一幅壮丽的三峡美景图卷就这样在脑海里徐徐展开。
有“诗家夫子”、“七绝圣手”之称的王昌龄,虽然在作品数量上不及以上诗人,但几乎每一首诗都是精品,描写青春少女的《采莲曲》流行迄今,令人一再咏颂。“乱入池中看不见,闻歌始觉有人来。”阿兰·达瓦卓玛牵手四胞胎姐妹,置身唯美的“莲池”舞台,通过歌声和琴声,为观众纵情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的采莲画卷。
在最美的年华,绽放青春之花。祝愿所有学子高考加油,人生永远正青春!